
螺丝包装机的革新:视觉计数如何取代传统称重与振动盘?
在螺丝包装领域,一场静默却深刻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。曾几何时,“振动盘+光电传感器” 与 “称重法” 是自动化计数包装的主流方案。然而,它们固有的技术瓶颈始终难以突破,直到 视觉计数技术 的成熟与应用,才真正为螺丝包装带来了颠覆性的革新,驱动行业迈向新的标准。
一、 旧时代的双雄:传统技术的原理与局限
1. 称重法:间接计数的模糊艺术
-
工作原理:先称取大量螺丝的总重量,再除以单个螺丝的平均重量,计算出大致数量进行包装。
-
无法逾越的局限:
-
精度天生不足:极度依赖螺丝重量的一致性。任何微小的油污、材质波动、尺寸公差都会导致平均重量变化,从而产生累积误差。对于M5以下的螺丝,误差率通常高达1%-3%,无法满足高端客户“零差错”的要求。
-
无法应对混料:一旦不同规格的螺丝意外混合,称重法将完全失效。
-
缺乏过程监控:它只是一个“黑箱”操作,无法知道包装过程中是否有异物混入或螺丝本身存在缺陷。
-
2. 振动盘+光电传感器:机械时代的效率瓶颈
-
工作原理:振动盘通过振动将螺丝排序,使其单列通过一个光电传感器,传感器通过感应螺丝遮挡的次数进行计数。
-
无法克服的痛点:
-
重叠即失效:当两个螺丝紧密贴合或重叠通过传感器时,系统只会计为“1”,这是导致漏计最主要的原因。
-
机械局限性大:针对不同规格的螺丝,需要更换或大幅调整振动盘的轨道与治具,换产极其耗时。
-
对微小螺丝不友好:振动盘在排序微小螺丝时容易造成卡料,且强烈的振动可能损伤螺丝表面。
-
二、 视觉计数技术:原理性革新与降维打击
视觉计数技术完全摒弃了“间接测量”和“单点感应”的思路,采用了 “直接观察与智能判断” 的全新路径。
其核心工作流程为:
高清相机拍摄 → AI算法分析图像 → 精密分选执行
革新点一:从“感知存在”到“认知形态”
-
视觉系统不再只是感应一个遮挡信号,而是通过高清相机拍下一张包含所有下落螺丝的“全家福”。
-
AI深度学习算法会像人眼一样,“看懂”这张图片中有多少个独立的螺丝,并能智能分割那些相互重叠、粘连的个体,从根本上解决了漏计难题,将精度提升至 99.99% 的级别。
革新点二:从“机械排序”到“动态捕捉”
-
视觉系统不要求螺丝必须以完美的单列姿态通过。在自由落体过程中,无论螺丝是何种姿态,系统都能在瞬间完成捕捉与识别。这降低了对前端振动盘排序精度的要求,提高了整体运行的流畅性与可靠性。
三、 新旧对比:一场全方位的超越
| 特性维度 | 传统称重法 | 传统振动盘+光电 | 视觉计数技术 |
|---|---|---|---|
| 计数精度 | 低 (受重量一致性影响) | 中 (受重叠影响严重) | 极高 (≥99.99%) |
| 应对重叠 | 不涉及 | 无法解决 | 智能分割,完美解决 |
| 换产柔性 | 需重新校准平均重 | 需更换/调整机械部件 | 一键调用参数化配方 |
| 附加价值 | 无 | 无 | 可集成类别与颜色识别 |
| 数据追溯 | 弱 | 弱 | 强,全程数据记录 |
四、 结语:革新已成必然
视觉计数对传统方式的取代,不是简单的升级,而是一场原理性的革命。它用软件的智能(AI算法)取代了硬件的复杂(精密机械排序),用直接的数字洞察取代了间接的物理量推算。
对于螺丝制造商而言,选择视觉计数包装机,意味着:
-
将“数量准确”从一项无法保证的承诺,变为一个可控的技术指标。
-
将包装环节从成本中心和风险点,转变为质量堡垒和效率引擎。
这场革新早已不是未来展望,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。拥抱视觉计数技术,就是在拥抱螺丝包装的精准、高效与智能的未来。







评论